近日,安徽省人民政府参事、安徽大学徽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院研究员、博士生导师刘伯山教授应邀来校作题为“长江文化的安徽标识及其研究路径”的学术讲座。学术副院长吴征威出席活动。文学与传媒学院、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等学院师生代表110多人聆听讲座。

刘伯山聚焦八百里长江的安徽段,从古老的历史遗迹到独特的民俗风情,全面梳理了该区域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,深入解读了长江文化的安徽标识,生动展现了长江文化的安徽特色与价值。在研究方法与选题方向的讲解上,他结合自身丰富的研究经验,分享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和可行性的选题建议,传授了撰写报告的技巧和要点,为师生们的学术探索指明了方向。
刘伯山教授是安徽省政府参事、安徽大学徽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院研究员、博士生导师、安徽省学术带头人、省政府津贴享受者,兼任安徽海外联谊会文化交流委员会主任、安徽省黄山文化书院院长、安徽省徽学学会副会长等。主要研究方向是哲学与徽学,曾主持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十余项;先后在《学术月刊》《光明日报》《文史哲》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;出版了《徽州文书》七辑共70卷、《徽州谱牒》二辑20卷、《新安文书与谱牒》15卷、《徽州社会文化存续基础研究》等,其中《徽州文书》第一~三辑30卷获安徽省政府优秀社会科学成果著作类一等奖,《徽州谱牒》二辑20卷获全国古籍图书一等奖等。
此次讲座为学校师生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,在拓宽学术视野的同时,也激励着学校要继续依托丰厚的地方文化资源和独特的区位优势,在长江文化研究等方面作出合理布局,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。
(供稿、摄影:文学与传媒学院 程冉、郑欣/编辑:袁梦成、周庆庆/审核:许思友、王文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