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园网报修热线:2745008

学校新闻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学校新闻 > 正文

我校师生热议2025年全国两会

发布日期:2025-03-09    来源:      作者:     摄影:      编辑:zqq      审核:      发布:      点击:

3月4日至5日,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、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开幕。我校师生通过多种渠道热切关注全国两会动态,聆听政府工作报告,认真学习两会精神,内心备受鼓舞。大家纷纷表示,要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两会精神上来,在各自的学习与工作岗位上尽其才用,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。

党委书记王峰表示,政府工作报告提出“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、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、全面提高人才队伍质量”等部署安排,为新时代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路径,对此,我们深感使命光荣、责任重大。今年是学校申硕迎评冲刺年、深化改革攻坚年、巡视整改落实年,我们必须牢记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,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、指导实践、推动工作,主动站在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高度,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锚定“十四五”规划目标以及申硕迎评工作,以“人一之我十之”的精气神和务实有效管用的举措,全面深化学校综合改革,在扎实推进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新征程上,交出“教育强国、池院何为”的高质量答卷。

党委副书记、院长王先柱表示,2025年是“十四五”规划收官、“十五五”规划谋篇布局之年。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教育的部署安排,突出了提高教育质量、促进教育公平、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等重点任务。作为昂扬向上、蓬勃发展中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,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和全国两会精神上来,对标对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,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、新任务和新要求,统筹推进学校教育教学综合改革,扎实做好申硕迎评、科技创新、人才培养、产教融合等工作,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和人才资源优势,积极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,奋力谱写学校立德树人事业新篇章。

党委委员、宣传部部长汤文益表示,学校宣传思想文化阵线要围绕中心、服务大局,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根铸魂育人,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,切实履行好举旗帜、聚民心、育新人、兴文化、展形象的使命任务,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,以更高质量的宣传成果展现学校服务国家战略的责任担当,以更鲜活的校园文化品牌凝聚人心,以更务实的措施办法广泛汇聚力量,为培养更多让党放心、爱国奉献、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强保障。

教务处处长周恺表示,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建设自强卓越的高等教育体系作出了部署安排。我们要深刻领会两会精神,认真贯彻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(2024-2035年)》,聚焦培根铸魂,结合安徽省“三地一区”战略定位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,调整学科布局和专业设置,聚焦“应用型”,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,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教学改革,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数字化战略,深化五育并举融合教育,推动校企协同育人,完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适配机制,提高人才培养质效。

学生处处长洪为宝表示,政府工作报告将就业工作纳入了重点工作,指出要拓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渠道。我们将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持续夯实学生工作五大体系,创新人才培养模式,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,健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机制,大力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综合能力,加快构建我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,把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指标,以更高站位、更实举措、更优作风,奋力书写2025届就业创业工作新篇章。

发展规划处处长方学森表示,政府工作报告指出,制定实施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,提出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,分类推进高校改革。我们要以两会精神为指引,冲刺做好“十四五”收官,科学编制“十五五”规划,谋求应用转型,抢抓战略机遇,主动对接和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要求,努力抓住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(2024-2035年)》中提到的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,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历史性机遇,锚定学校申硕目标,坚决打赢申硕工作攻坚决胜战,为推动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。

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俞念胜表示,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“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,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”战略部署,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确立了新航标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,必须不断增强思政引领力,推动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改进中加强、在创新中提质,确保教育强国建设正确方向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,马院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,充分发挥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课程的关键作用,把思政课建设作为头等大事,为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。

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程海峰表示,全国两会的召开鼓舞人心、凝聚共识、催人奋进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要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,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,培育未来产业。我们要积极响应政策,围绕新能源、新材料等新质生产力重点领域,深化应用化学、高分子材料与工程、材料化学、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等方向的研究,推动成果转化,服务地方经济发展。

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教师高铃表示,今年全国两会聚焦教育、科技、人才协同发展,强调以创新驱动为导向,为教育强国建设谋篇布局。我们感受到了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,也看到了大数据行业广阔的发展前景,这对我们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意义重大。作为辅导员,我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学习贯彻两会精神,将两会关于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新要求融入到日常工作中,引导学生们紧跟两会精神,把专业学习与国家需求紧密相连,为培养具有大数据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,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。

艺术与教育学院教师马晨晨表示,2025年两会提到关于高校教育改革的内容,体现出以创新驱动人才培养的战略导向。我深刻认识到,当前教育教学改革需要着力破除学科壁垒,强化基础学科与前沿科技融合,推动校企协同育人机制落地,尤其是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、优化专业动态调整等举措,直面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痛点。作为教育工作者,我们更应主动适应智能化时代需求,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,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创新型人才探索新路径。

文学与传媒学院汉语言文学(师范)专业学生高文靖表示,2025年全国两会如期召开,教育、科技与民生议题备受热议。两会既是国家发展的风向标,也为青年学子指明方向——教育革新需技术与人文并重,文化自信需扎根传统、对话世界。作为汉语言文学(师范)专业学生,我尤为关注教育创新与文化传承的讨论,传统文化国际传播再获关注,启示我们要以语言文学为桥梁,学好专业知识,提高本领,讲好中国故事。

机电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徐文瀚表示,两会报告中关于科技创新和青年发展的内容令人振奋,提出的教育改革措施让我对未来充满期待,尤其是国家对高等教育和科技创新的重视,为青年学子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。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,我深感责任重大,青年一代应积极投身于国家科技强国建设的浪潮中,努力提升专业技能,勇于创新实践。

地理与规划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杜嘉豪表示,全国两会期间,自然资源工作会议确定了2025年前的八大工作重点,涵盖资源管理、生态保护和土地配置等方面,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紧密相关。作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,我将运用专业知识保护国土,以青春的热情参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,成为时代的“国土守护者”。

(供稿:宣传部周庆庆/编辑:袁梦成、周庆庆/审核:汤文益、王文广)